那些情侶 app 沒能讓這個領域火起來,三個“大姨夫”倒是讓人發(fā)現(xiàn)了這其中的新鮮勁。
我說的是今天突然就在微博上傳起來的,那三個創(chuàng)業(yè)賣衛(wèi)生巾的少年。其實他們做的事并不只是賣衛(wèi)生巾而已,不過世人皆愛吸引眼球之物,最終才會被如此斷章取義地傳播。
他們賣衛(wèi)生巾的背后,其實做的是“情侶間按月訂購”的生意——即,由女生為男生買東西,或者是男生為女生買東西,而買來的東西是每月寄出的,比如說訂襪子,一次訂半年的量,商家會在每個月你設定好的需要時間點幫你發(fā)貨。而從他們的網(wǎng)站上來看,這幫 90 后男生想的是讓男生用戶可以為姑娘們按月訂購衛(wèi)生巾,姑娘們則可以給男友買襪子、內褲此類高頻更新的日常用品。
或許你會問,為什么需要多互相買東西這一道檻,明明日常用品我們自己都可以買?話是如此,當我像打雞血一樣把“情侶間按月訂購”這個 idea 講給男朋友聽的時候,他確實也第一時間做此反應,但我仍覺得這個 idea 大有可為。
首先,收到別人買的東西肯定比收到自己下訂單送來的快遞要開心得多,因為禮物代表了驚喜,而相反,自己拆自己買的東西時則總伴著一點凄涼的味道。其次,當你想著要給男 / 女盆友買東西時,你的付費意愿、訂單完成率是更高的,因為自己給自己挑東西說不定就在最后一刻感覺賬單數(shù)字太大便關上窗口,但為對方挑東西會因價格放棄的比例要小得多。這就意味著,情侶間的按月訂購服務商更有機會獲得高的利潤空間。
不過,就我自己而言,我并不贊同做日常用品的思路,日用快銷品的邏輯是大量出售賺取低利潤空間下的利潤,所以我更傾向于認可做中高端定位的按月訂購。它的用戶應該是和 roseonly 用戶群相同的一波人,白領、有支付能力、且愿意為生活品質付費,因此這樣的按月訂購服務,可以是讓女生為男生訂購每月基本的內衣內褲 + 一件禮品(比如香水、配飾、酒等),男生為女生訂購的品類也基本相似。而對于此類按月訂購服務商來說,他們可以購置幾種品類品牌的商品,用大量購買降低成本,而后隨機搭配放在盒子里寄出,又可營造每個盒子都很特別、每個用戶和其他用戶拿到的是不同禮物的直觀感覺。
至于為什么我覺得這個 idea 有機會?理由很簡單,因為 90 后都是視覺(感官)生物,而此類服務也順應了未來主力消費群體的心理與消費認知——商品品質的重要性遠高于重于其價格。當然,最有可能的一點理由是,我最近也進入了這個模式的目標用戶群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