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里斯·范·荷本(Iris van Herpen)用數(shù)字技術打造新款時裝。這位年輕的荷蘭設計師接受的是傳統(tǒng)的高級定制時裝培訓,她在過去幾年頗具創(chuàng)意地嘗試用3D打印機制作服裝:通過編碼而不是編織打造時裝。這項技術具有相當顯著的潛力,《時代》雜志(Time Magazine)把范·荷本設計的一件連衣裙評選為2011年五十大發(fā)明創(chuàng)造之一,她經常和增材制造公司合作,為他們的機械設備開發(fā)新市場(這種技術擁有廣泛的可能性,從即時送貨的網上購物到配合試衣算法的高定時裝。)。艾里斯·范·荷本連衣裙的風格表明,這些服裝是概念性。她最出色的設計作品同時適合博物館及秀場或舞廳。
你可以看看她設計的骨骼連衣裙,這件作品目前在邁阿密的巴斯博物館(Bass Museum)展出,這條鏤空裙子用白色硬質塑料打印,暴露了大部分身體,它包裹女性身體的方式顯得自相矛盾,讓女性比一絲不掛顯得更為赤裸:骨骼結構似乎剝去了她的皮膚。
范·荷本設計的骨架連衣裙屬于虛空派(Vanitas)風格,這個流派借鑒了讓我們想到死亡的藝術傳統(tǒng)。傳統(tǒng)上,虛空派風格盛行于17世紀的荷蘭繪畫,試圖表達在絕對的死亡面前,一切浮華的人生享樂都是虛無的。這種風格在當代藝術家的作品中重新煥發(fā)了生機,包括安迪·沃霍爾(Andy Warhol)和達米恩·赫斯特(Damien Hirst)。達米恩·赫斯特最著名的作品是保存在甲醛中的鯊魚,這個作品的名稱頗為形象,為“生者對死亡無動于衷(The Physical Impossibility of Death in the Mind of Someone Living)”。
當代虛空派作品通常反映了生命的脆弱。范·荷本設計的連衣裙用另一種方式演繹了虛空派風格。虛無融合了虛榮。這條連衣裙用引人注目的大膽設計宣傳了死亡。通過炫耀不可避免的死亡,身著這條裙子的女性會活得更為充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