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女神的“去神化”運動。 韓劇,一直以來,也可以說偶像劇,一直以來的女主角,
大多是鄰家女孩,學歷較低,事業(yè)全無,家庭底層,親和平凡,渾身缺點,但是相當真實。
為什么?
是為了讓女觀眾們能順利代入自己啊!
連金三順這樣的女人都能把到那么帥的男人,我難道就沒有一點兒可能嗎?
造夢,從這個時候開始了。(給宅男看的青春性喜劇相同,男主角都是無比平凡的處男)
應(yīng)該說,韓劇在這個角度是相當成功的。
女主角一般選用新人女孩,無需演技,但求真實,當然外表可人,但很少有美艷妖精,
可愛,對女觀眾沒有威脅感,性感,可就不行了。
但是《來自星星的你》罕見的選取了一個國民女神的女主角。
怎么辦?怎么能讓平凡的女觀眾們對全智賢這樣無死角的美貌170的身高產(chǎn)生代入感?
那就是——轟轟烈烈,不遺余力的“去神化”運動。
剝落女神的光環(huán),讓女神降落凡間,一是劇情上讓她跌入人生谷底,二是細節(jié)上無比生活化。
這產(chǎn)生了兩個效果:
一,我從惡意的角度說,滿足了凡人們“你也有今天啊女神!”的小惡毒心理,
二,是從善意的角度說,觀眾有了一種”其實女神談起戀愛來和我們也一樣啊“的認同感。
編劇們做了什么?
就像《諾丁山》最感人一句臺詞,是女明星含淚對書店老板說:
“其實,我也就是一個女孩,站在自己喜歡的男孩面前,求他愛我。”
《星你》中用了極大的篇幅,讓全智賢主動表白,主動出擊,不顧自尊,一再碰壁,死纏爛打,
失戀了喝醉,發(fā)卑微短信,大哭大罵,儀態(tài)盡失……所有一切,都是在“去神化”。
《星你》是一部很難復(fù)制的劇,很大程度上,就是全智賢,用十幾年的時間造就女神,
脫去這層光環(huán),十幾集電視劇就夠了。
可以說,十幾年的積蓄一把全用上了。
降落人間的星星,不是教授,是女神啊。
不是灰姑娘的故事,是白雪公主她內(nèi)惡毒姐姐的故事,
壞脾氣的公主,先要變成灰姑娘,才能有王子以及騎士來拯救。
2 沒有王子的事業(yè),只有女王的事業(yè)。
看《星你》的時候,我想起了一部暴露年紀的韓劇,《開朗少女成功記》。
時間已經(jīng)比較久遠,劇情也記憶模糊了,我記得大概主線是,
一個暴躁傲嬌的富二代,被暗算失去一切,落難時結(jié)識平凡的女主,鼓起勇氣再創(chuàng)輝煌的故事。
是不是很像《星你》的男版?
在《開朗少女成功記》時代,男主角的人生和事業(yè)是故事的主線,
在《我的名字叫金三順》時代,女主角想要和男主角一起各自創(chuàng)業(yè),
而到了《來自星星的你》時代,男主角沒有事業(yè)(當然他也不需要啦),一切以女主角為重,女主角如何洗清冤屈,逃離危險,重返輝煌,是故事的主要線索。
故事已經(jīng)完全以女主角的人生為核心,她的起伏就是全部。
是不是很過癮?
3 人物的設(shè)置的幼稚化 大家都在盛贊《星你》的人物設(shè)置,當然是很成功的。
但是,如果大家看過《這個男人來自地球》的話,會感覺,其實人物的設(shè)置是比較幼稚的。
感情生活一片空白,一個入幕之賓都沒有,只有單純愛慕者的三十歲女明星?
連初吻都沒有,只有一位生死相許的幼女(幼女很重要),表達愛情的方式大概是高中男生水準的四百年外星人?
感覺上他們的情感心智基本是二十歲,達不到三十歲,更不要說四百歲。
但是,沒關(guān)系。
只有清純,才能唯美,
只有幼稚,才能決絕,
只有童話,才能yy。
我們,不在乎!
已經(jīng)很久沒有一部讓人怦然心動的偶像劇了。
已經(jīng)以為自己老得不會再看電視上的男人心動了。
深夜癡看《星你》的時候,會很欣慰的覺得“原來我還沒有老還有心動的能力啊”!
很久以前,老師上電影課,說起偶像劇,其實很殘酷。
殘酷就在于,其實你不是沒有夢,有人把夢造了出來,放在你面前,
而你完全無法碰觸,那才是殘酷。
看《星你》,有那種甜蜜的傷感,我們?nèi)杂袎羧欢侵皇菈簟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