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比之下,百事一年一部賀歲微電影的節(jié)奏就讓人舒適很多,猶如賀歲檔的馮小剛,容易讓人形成一種習慣性期待。
大片規(guī)模
微電影走紅之初便是源于其低成本高傳播,也可謂是“小而美”經(jīng)濟的代表,而現(xiàn)如今,微電影有日益大片化的趨勢,尤其品牌微電影,請來了大牌明星,又怎能沒有大片的規(guī)模。隨之而來的是宣傳成本也水漲船高,請了大牌拍大片,沒有不宣傳的道理,就這樣,微電影的成本日益看漲。然而取得的效果卻是砸了大錢,石沉水底。消費者不止不轉發(fā),不買單,還侃侃而談一般般。
微電影不比大片,盈利不是靠票房,各種成本均無保證,一方面,不收網(wǎng)友觀影費,以至于,不想電影,好片爛片都有人討論,微電影拍得好有人轉,拍得不好大家也沒什么還介懷的,最終連爛片營銷也使不上力,導致為人問津。另一方面,把微電影拍得跟大片宣傳片似的,受眾對微電影的標準也會日益模糊,逐漸用大電影的水準來要求你,其實在我看來,能引起轟動的微電影,內容是一方面,用小成本實現(xiàn)才是讓受眾“嘆為觀止”的。
京公網(wǎng)安備11010502056659號